癢癢不再來!改善生活習慣,溫柔呵護肌膚
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不僅本身需要長期抗戰,對照顧者——特別是媽媽,更是勞心勞力的工程。太冷不行、太熱不行,夏天怕流汗,冬天怕乾燥,看孩子癢得睡不著,自己也心疼。
皮膚保養
已有研究證實,除了過敏體質外,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因先天皮膚代謝、保護功能異常,使過敏原容易侵入,所以提高皮膚的防禦機能,將對病情大有幫助。
正確清潔:水溫不過熱,如果沒有很髒,清水洗澡即可,不必天天用肥皂。選用刺激性較低的肥皂或沐浴乳,充分起泡後使用,不要用毛巾搓洗皮膚,泡沫沖乾淨避免殘留。藥皂雖宣稱有殺菌效果,但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,不適合患者。
很癢時,可請醫師開止癢的藥水泡澡 。
保濕:乾燥也會加重皮膚炎,洗完澡皮膚含水量高,最好五分鐘內擦上保濕產品。
一般人擦乳液可以維持較久,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卻會一下子就覺得乾,隨時補擦很重要,尤其是手、小腿、額頭等,但發炎處不能擦。
保濕產品很多,「沒有一個是大家都適用,」朱家瑜認為,有經過皮膚科醫師測試(標示 Dermatologist-tested ),擦了能改善乾燥、發癢就算不錯,也可諮詢醫師。
有些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保養品,添加的成分有助改善病情,包括:
◆天然活泉水,具有免疫調節功能。
◆特殊礦物鹽及微量元素(硒),可以抗自由基及發炎。
◆燕麥萃取物,抑制發炎,修復角質層。
◆專利天然保濕因子及神經醯胺,模擬角質成分,有效改善皮膚炎。
專用保養品價格較高,如果覺得負擔大,可以用來擦臉,其他部份用一般乳液即可。
羊毛脂、香精、防腐劑是易過敏的成分。醫師最推薦擦凡士林,成分單純安全又便宜,保濕度持久,適合很乾的人。怕不透氣,一次可擦薄薄一層,順著毛髮擦,出油、長痘痘處則擦較清爽的乳液。
健保也有給付只有保濕劑成份的藥膏,可以請醫師開來用。
飲食
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病情的因素很多,除非確認孩子吃特定食物後會惡化,不吃就明顯好轉,才需要少吃。可以每天做紀錄,觀察食物和病情的關連,自己的經驗法則比過敏原測試更有意義。
兩歲前幼兒,免疫機能未發育完全,比較容易出現食物過敏,但會隨長大而減輕,太嚴格限制飲食,反而容易營養不良,「禁止太多壓力更大,」朱家瑜舉例,自己女兒愛吃蝦子卻不會過敏,就讓她吃,「做好正規治療和皮膚保養更重要。」
食物新鮮、多元化能降低過敏機率,少吃速食、零食、加工食品、調味料。多攝取可調節皮膚免疫機能的維生素 B6 (雞肉,香蕉),抗發炎的維生素 A 、 C 、 E (花椰菜、番茄),減輕過敏反應的 Omega-3 必須脂肪酸(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)。
如有過敏家族史,應 6 個月後再添加副食品,且從不易過敏的嬰兒米粉開始,逐樣添加。
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,高危險群嬰兒宜一歲後再吃乳製品,兩歲後開始吃蛋,三歲後再食用花生、海鮮。
衣著
以純棉、吸汗為主,避免毛料、尼龍等不透氣材質。夏天流汗多時儘速擦去,最好能清水沖洗、更換衣服。
殘留的洗潔劑也會造成刺激,要清洗乾淨,不使用衣物柔軟精。
抒解情緒
壓力容易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,例如考試、親子關係緊張、睡眠不足等,需要家長耐心安撫。孩子抗拒吃藥、擦藥時,不要一味責罵「不准抓來抓去」、「不准吃這個」,儘可能用孩子能了解的語言說明,提高配合度,也可以請醫師、老師和同學協助鼓勵孩子。
季節、溫濕度調整
溫度變化大、太熱、太乾都會加重發癢。夏天避免過度日曬、劇烈運動,儘量待在涼爽的環境裡,衣著以透氣吸汗為佳。冬天則要做好皮膚保濕,室內也要維持一定濕度,睡覺時保暖即可,衣著和棉被不要太厚重,以免皮膚悶出汗來,引起發癢。
居家環境
環境也是引發過敏的原因之一。據統計,台灣 80 %的人對塵過敏,比食物更普遍。
◆減少絨毛玩具,室內不養貓狗等寵物,寵物毛、皮屑可能引起過敏。
◆不鋪厚重地毯,窗簾可改用百葉窗,方便清洗。
◆常常清掃環境維持通風,保持濕度在 50 ~ 65 %間,可以空氣清淨機減少黴菌生長。
◆避免羽絨類寢具,以柔軟的純棉,勤更換枕頭、床單,被子常常曬,用吸塵器吸乾淨皮屑。
喝優酪乳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?
益生菌主要指乳酸菌及少部份酵母菌。因乳酸菌能增進腸胃道健康、調整免疫機能,而被認為能改善過敏,許多心疼孩子受苦的家長,莫不希望真能靠它神奇的力量,擺脫異位性皮膚炎。
「的確有益生菌能延遲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研究報告,」朱家瑜表示,不過只有鼠李糖乳酸桿菌被證實,也不等於益生菌有療效。
而且實驗時服用的益生菌是膠囊形態,濃度高達每顆 100 億單位,遠非市售產品可相提並論。
此外,優酪乳中的乳酸菌,除非經過特殊形式處理,「否則會在腸胃道被消化,」朱家瑜指出,因此很少用喝優酪乳來做實驗。
療效需要嚴謹的科學證據,無法以此類推,即使喝某種乳酸菌優酪乳可以改善鼻子過敏,不等於也能改善異位性皮膚炎,「我不反對去試,但不要一廂情願以為這樣會好,」朱家瑜強調,尤其對牛奶蛋白容易過敏的人更要小心。
他建議,如果真要選購益生菌類的保健食品,應留意安全性、菌種、療效、活菌數、服用劑量,能通過腸胃道而存活下來,在人體生長作用的菌種才有效益。
分享自健康雜誌85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