圍爐夜話 2007-05-24 00:28:00 圍爐夜話 是我十四歲時買的一本書.當初, 買書是老師說要多讀一些好書, 會對自己有好處. 現在想想 的確, 好書會引導你對人生有正面的觀念 與為人處事, 而今再拿出翻閱時, 心境又不同 ,小時候看時是記取書裡教導為人處事道理, 現在看著是覺得想轉載上來, 讓大家分享.... 教子弟於幼時 ,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 . 檢身心於平日 ,不可無...
心為身主 2007-05-22 23:59:00 [萬境 ,唯心自鬧: 心若不生 ,境自靜]也 [ 業, 由貪 嗔 癡 而起 ,所以殺 盜 淫之惡事 ,皆由心生而致 ] [ 心由貪而起憂 ][ 由愛著而生貪 ] [ 多求 而起損善之心 ] 嗔恚 :乃是眾生習性 [ 嗔恚一起, 口出無好言 :輕意 煩躁 .傷肝 :如飛蛾撲火, 自取燒身 ] 愚癡 :不知業由心起, 若有前...
幸福快樂不要比 2007-05-22 03:49:00 幸福快樂不要比:人之感到不幸福快樂, 源自於與他人比 :把自己之眼光設在與別人比之難堪中, 而忘記了自己所擁有之幸福快樂. 與他人比: 容易產生不平, 不平產生怨恨, 怨恨產生怒氣, 怒氣產生心內沉重與不滿. 幸福快樂, 就遠離而去 . 何不用心想一想 :幸福快樂就在你身邊, 不在未可知之未來. 若你發現已擁有之幸福快樂, 就...
談心 2007-05-21 02:26:00 佛說: 佛由心生, 道由心學, 德由心積, 功由心修, 福由心作, 禍由心為. 口如念佛, 心中應存有佛, 即心有佛, 則佛佛現前, 仙仙得見. 當知萬法歸一心, ㄧ心歸一念, 一念歸一誠, 一誠歸一正, 念誠意正 意正心修, 心修萬法, 靜心無染. 天` 地` 陰` 陽, 要用心會; 無心之心,...
閒聊 2007-05-19 04:06:00 修道要修的有智慧 不是有靈通的師兄姐宮主說的就要去奉行 要自己去判斷分析 有時自己的第六感很準 一旦覺得出現懷疑問號時就得注意 教授的是否是真的是否是對的 ? 自己覺得宮主要求的是否感覺會不想不高興不要去做時 真的就要以智慧去判斷去想 為何會這樣??? 神佛是慈悲的 未必會以你不修就會怎樣磨你 是會以一些方式引導你去了解感受接觸 而非恐嚇嚇唬你不修行會怎樣會如何?!...
修生活禪 2007-05-16 14:20:00 修道雖有道緣也要有道根 ,才能成正果. 例如像種樹 .樹頭要穩固 .要努力施肥 .才能開花結果 . 修生活禪 修心性 開智慧 .修生活中的一言一行. 其實說修生活中的言行心性.就是在改變一些不好的行為言行思想 . 說的比較簡單而做起來可不容易 .生活中就包括有了貪 瞋 癡 七情六慾 .所以才說 修行 先從基本的生活中做起 修生活禪 ...
靈病 2007-05-12 14:40:00 常常有人說靈逼體 靈病 .而為何會有靈逼體這種現象呢 ? 以下是根據一個師姐給我的資料供給大家參考. 一 靈知道要修而肉體不知要修. 二 已經有修了,卻還有靈逼體的現象, 應該是修錯法門. 三 冤親債主處理了沒? 四 嬰靈渡化了沒? 五 是否有兇煞? 六 是否有科學上的疾病而打隔 ...
佛說 二十難 2007-05-10 01:53:00 一 貧窮佈施難 二 豪富學道難 三 棄命必死難 四 得翻佛經難 五 值佛出世難 六 忍色忍慾難 七 見好不求難 八 被辱不瞋難 九 有勢不臨難 十 觸事無心難 十一 廣學博究難 十二 除滅我慢難 十三 不輕初學難 十四 心行平等難 十五 不說是非難 十六 會善知識難 ...
十修 2007-05-10 01:13:00 這是從一本書看到的, 轉載上來分享.... 一修 你我無分 不計較 二修 貧富彼此 不比較 三修 為人處事 有禮貌 四修 彼此碰面 要微笑 五修 遇事吃虧 不要緊 六修 待人接物 要厚道 七修 來自內心 無煩惱 八修 口常開時 說人好 九修 ...